安徽环境新闻 » 江淮一线 » 正文 »

湿地保护率达56.22%!马鞍山市绿美行动见成效

2024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锚定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全市完成营造林13.37万亩,修复湿地2995亩、发布17处一般湿地保护名录、全市湿地保护率达56.22%,建成美丽宜居自然村庄599个、“口袋公园”63个,全市林业总产值87亿元、同比增长10.35%。

绿美马鞍山行动实施方案2024年正式出台,明确打造“一江、两翼、九廊、多片”生态格局。通过开展长江岸线绿化、彩化、美化专项行动,着力打造绿美江滩、绿美江堤、绿美江湾示范点和长江魅力岸线。实施环江山郊野径建设、石臼湖小天鹅栖息地营造等项目,构建优质森林生态系统。博望区在全省率先启动湿地碳汇研究,首批转让森林经营项目碳汇量504.95吨。当涂县推进林地占补平衡,结合长江生态廊道建设,将237亩内陆滩涂通过植树造林实现林地改造。目前,全市有5A级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9家,新增2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含山褒禅山地质公园森林步道入选首批安徽省级森林步道,全长7.75公里。

同时,实施综合生态治理战略,在石跋河、双桥河等长江一级主要支流打造廊道示范。发挥“四长联动”“六联一并”机制优势,建成一批幸福河湖,宁马协同开展长江苏皖交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入选国家创新实践案例。聚焦全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观,打造活力四射生态片区、花园港区示范片、矿山生态文旅片,并加强城市微观空间治理,打造绿美村庄6个,新建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26个,入围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12个,新建绿道12.1公里。(甘婵婵 钱龙)

原标题:安徽马鞍山绿美行动见成效

全市湿地保护率达56.22%,建成美丽宜居自然村庄599个、“口袋公园”63个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