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江淮一线 » 正文 »

芜湖大阳垾生态湿地公园实施首次水环境综合治理

记者获悉,大阳垾生态湿地公园正在进行建园以来首次水环境综合治理,属于大阳垾片区海绵城市提升项目,包括景观节点改造等一系列动作。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大阳垾生态湿地公园水环境综合治理不仅会提升公园生态品质,周边多条道路与居民小区也将接受雨污分流及海绵化改造等,摆脱雨季易涝的苦恼,道路与小区通行将更加顺畅,居民的居住品质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大阳垾生态湿地公园是芜湖市中心城区最大的生态湿地公园,始建于2011年,2014年建成,水体48公顷,占公园建设总面积54%,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至关重要。此次大阳垾生态湿地公园水环境综合治理包括水体清淤疏浚、水生态修复、在入河排口处设置净化设施、新建海绵停车场、结合海绵理念对公园景观进行局部提升。

当日,记者在建设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带领下在清淤现场看到,整个大阳垾生态湿地公园湖水均已排空,可看见湖底厚厚的淤泥。据介绍,由于多年水生植物枯萎腐烂沉积等原因,湖底淤泥最厚可达1米多,对水生植物生长、水体健康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清淤改造势在必行。记者注意到,多名施工人员正在用高压水枪对底泥进行冲刷稀释(如图),随后将对这些底泥进行吸取。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检测,这些底泥无重金属残留等危害,可以用于植物栽培。此次清淤工作将持续20余天。

记者了解到,公园清淤工作完成后,下一步是对其进行补水,施工人员将通过已铺设的管道从扁担河调水,然后在万春西路与阳瀚路交会处附近的公园湖区上游进行补水。此次综合治理还将通过景观节点改造来进一步提升公园颜值,让湿地公园的独特魅力得到加持。这些景观节点改造包括打造湿地植物园、荷花塘、河滩广场等,改造后,公园的审美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将得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也会增强。另外,还将新建海绵停车场,在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停车空间的同时,还有助于城市对雨水的有效管理,减少城市内涝,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能。

据了解,大阳垾片区海绵城市提升项目还将让东部星城西区和熙龙湾小区受益。届时进行的海绵化改造,将对排水管网进行排查检测并实施管网整治,早前这些小区由于管网存在破损等情况,雨季易造成内涝。此外,该项目还将对大阳垾路、雍景路进行道路海绵化改造,对大阳垾路、雍景路、阳瀚路进行雨水管道提标改造。预计整个项目大约3个月后竣工。(记者 吴敏 文 许诚 摄)

原标题:大阳垾生态湿地公园 实施首次水环境综合治理

来源:大江晚报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