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一则消息在网上挺火,称“萤火虫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还提到“萤火虫已濒临灭绝,逐渐消失”。这是真的吗?4月9日,记者咨询合肥相关昆虫方面的专家学者,他们表示并无此事。萤火虫并未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行列,也没有濒临灭绝,此种说法有失偏颇。◢
11种萤火虫被列入“三有”名录
萤火虫其实是鞘翅目萤科昆虫的统称,别名火金姑、亮火虫等。据统计,全世界的萤火虫已知的共有2400多种,而我国萤火虫约有200-300种,因此决不能简简单单称“萤火虫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更不能称萤火虫濒临灭绝。“这是以偏概全地误导公众。”合肥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专家说道。
关于萤火虫的保护级别,最早要追溯到2023年6月,我国将三叶虫萤、红胸黑翅萤、付氏萤、条背萤、黄宽缘萤、穹宇萤、黄缘萤、雷氏萤、米埔萤、胸窗萤、红胸水萤11种萤火虫,列入了“三有”野生动物名录。
何为“三有”?指的是那些在生态、科学或社会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陆生野生动物。我们所熟知的麻雀就是“三有”名录的常客,而野猪则被移出了“三有”。
“没有进‘三有’名录的昆虫,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与蚊子、苍蝇一个级别了。”专家表示。而“国家保护动物”则一般指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合肥未有入选该名录的萤火虫种
如今刚入4月,萤火虫还未成熟,还属于幼虫阶段。“它们的幼虫以蜗牛、蛞蝓(俗称:鼻涕虫)、蚯蚓、田螺等小动物为食,对空气、水质、土壤、植被等环境质量要求很高,是一种生态指标性生物。”专家表示。
而在合肥,萤火虫的数量并不多,这与合肥的地形结构等有关。
“萤火虫喜欢的是高山流水,潮湿的溪流边的生境,合肥很少有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专家介绍,目前合肥最常见的有端黑萤和黄脉翅萤,夏天在大蜀山就能看见它们。不过现在还为时尚早,至少等到6月份左右才能看见萤火虫发光的场景。
尽管未列入国家保护动物序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张,萤火虫的种群数量是在下降的,它们的生存现状值得大家关注和保护。
江淮晨报-合新闻记者 张梦怡
原标题:萤火虫被列为国保?
专家:以偏概全误导群众 目前有11种列入“三有”名录
来源: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