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江淮一线 » 正文 »

奇!合肥620岁古槐长出新芽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在这一刻,一切都具象化了。

5月6日,在合肥市长丰县义井镇车王村,已有620岁高龄的合肥最古老槐树长出了新芽。

620岁老树长新芽

车王村工作人员王维是老槐树的“老朋友”了。25年前,她就出生在这里。王维回忆,很小的时候,这棵树还没有现在一半大,那时因为树干中空,她和小伙伴们都会从树下的洞里钻进去躲猫猫。后来她的母亲就告诉她,“关于村头的那棵老槐树你不要动它,哪怕一根枝丫一片叶子也不能伤害。”

正是这份教诲,老槐树在王维的心里一直是高大严肃的象征。“不仅仅是我们家,全村老小都非常敬重这棵老槐树。包括周围的许愿亭都是村民们自发建造的。大家都很爱护它,它也像一位长者,一直守护着我们。”

在记者采访中,大家发现这棵老槐树的根部位置长出了许多新芽。“这里有好多新发的槐树苗,太好了。”后经古树专家和村里的工作人员鉴定,确实是槐树的新芽。这一消息让大家惊喜不已,“老树长新芽”也让这个季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雷劈不倒的“空心战士”

眼前的这棵老树高6米,胸径330厘米。走近一看你会发现,它不愧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全身布满了伤痕。最致命的一处直接导致它树干被毁,至今是一棵“空心树”。

1967年,它的主干曾被雷劈断,树干整个被掏空,当时大家都觉得它活不成了,满是惋惜。可没想多年后,它又重新发出了6根枝杈。

后来,合肥园林部门对老槐树实行保护措施,对树干进行了专业处理,并且还为老树装上了防护铁栏杆,竖了一块“安徽省一级古树”的标牌,从此,它也有了自己的“身份”。

当地百姓中还流传着一句俗语:“庙前庙后十八槐,棵棵都是老僧栽。”相传古时候,车王村有一位老僧为了福荫乡邻,在庙宇前后栽了18棵国槐,这些国槐为古驿道的客人带来了阴凉的休憩之所,其花香沁人心脾,还可食用、入药。历经岁月的沧桑变化,当年老僧种下的18棵国槐,仅剩下车王村这一棵。

老宅曾为古树“让路”

对于车王村的村民们来说,古槐树不仅是一株珍贵的一级古树,更是车王村实实在在的一分子。

几年前,合肥园林单位勘察认为,村民严建忠家的古宅距离树干太近,可能会影响古槐树的生长。尽管有些犯愁,但在开了十来次家庭会议后,他们最终决定“拆除老宅,保护古树”,为这位“老朋友”让路。也正是那年夏天,老槐树罕见地开了两次花。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合肥市农业与林业部门已为老槐树装上了防腐处理的模拟树干和加装抱箍的辅助支撑,同时定期检查树木生长情况,进行病虫害防治和营养液注射等保护行动。

国槐全身是宝,不仅可以食用,还可入药,但车王村的村民却从未这样做过。

如今正值老槐树逢春的季节,它正生出满树的嫩叶,静待下一场花开。

江淮晨报-合新闻记者 张梦怡

见习记者 吴沁梅 实习生 操江瑞

原标题:奇!620岁古槐长出新芽

当地人尽心守护,一老宅曾为其“让路”

来源:江淮晨报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