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绿潮 » 正文 »

山也“嘎喔” 水也“嘎喔”

清晨,几声“嘎喔,嘎喔”的绿孔雀叫声,和着温柔的阳光穿过稠密的树林,不时飘进护林小站的窗棂。黄昏,又几声“嘎喔,嘎喔”的绿孔雀叫声,伴着夕阳的余晖,落在护林职工的院落,让林区温馨。

绿孔雀,因其华丽的羽毛,高雅的姿态,轻盈的步履,独特的叫声,被称之为“百鸟之王”。尤其是开屏时由紫、蓝、褐、黄、红等颜色组成的五彩尾翼,从内至外环状绽放,十分艳丽,更被当地村民称为“神鸟”。

“听到绿孔雀的叫声了”“见到绿孔雀了”……在大山深处的百姓耳中,这种声音从来没有断绝过,奈何只是口口相传,并没有影像资料佐证。随着人们说见到绿孔雀的声音越来越多,渐渐地引起了当地森工局领导的重视,为该护林站特配备了红外相机和远程探头,目的是监测观察绿孔雀的个体数量、种群分布及生态行为,为全面保护绿孔雀提供第一手图像视频资料。

我在林区也曾亲眼见过绿孔雀。那是20世纪80年代,在一个山梁上的拐弯处,几只绿孔雀正在专心地觅食,当我们的车驶近只有三四米的距离,这几只绿孔雀才惊慌逃窜。其中一只雄性的绿孔雀,飞到一棵大松树上,高昂着头,寻找着它的家庭成员。

由此,观测保护绿孔雀的任务,就成了护林职工又一项常规工作。职工们走村串寨,进山入林,进一步了解更多的绿孔雀讯息。为近距离观察,有职工挖掩体,搞伪装,如狙击手般隐藏自己,悄无声息地蹲守在绿孔雀可能出现的地方。

2018年4月的一天,几位在给思茅松幼林抚育的民工,忽然听到一阵类似小鸡的鸣叫声,寻声而去,发现是一只才破壳不久的小绿孔雀在草丛中挣扎。民工捧在手中仔细端详,发现它双腿残疾,不能行走。好心的民工将它送到护林站,让护林职工收养。

职工马上拿出米和苞谷喂它,可它不吃。有个喜欢养画眉鸟的职工,灵机一动拿出喂鸟的面包虫给小绿孔雀吃,小绿孔雀立马大快朵颐,吃得那样欢实惬意,吃完后喝点水,开始打起了瞌睡。小绿孔雀吃的问题圆满解决,接下来便是睡的问题了,职工们七手八脚,在一个房间里给小绿孔雀建起了一个家,怕夜晚寒冷,有职工拿出家里的取暖灯,给小绿孔雀驱寒。

就这样,这只小绿孔雀睁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怀着无可名状的好奇心,仔细打量着这个新奇陌生世界,努力适应并享受着食来张口、风雨无忧的生活。一开始的夜晚,小绿孔雀会不停地鸣叫,那是对母亲和兄弟姐妹的思念;后来的白昼,它慢慢喜欢跟着人转,那是对职工的照料有了深深的感情。可它一定不知道今后的路程怎么走,未来的日子会怎样。

行走的暖阳在南国冬季的森林里惬意舒心地踱着,因地处亚热带受到季风的吹拂,冬季林区的早晚只是稍微有点寒意,披件单衣就可。榕树依仗着身高体壮,霸道地伸枝展叶,能将数十平方米的空间据为己有。小杂灌木尽管矮小,能得到从高大乔木的枝叶间漏下的阳光碎片,就足以惬意生活。藤蔓没有挺立身躯,但可以缠绕着树木向上攀援,去享受阳光的抚爱。最是雨季的霏雨中,大箐沟里的古树上盛开着或清新淡雅、或艳丽粉红的兰花。湿漉漉的风,黏着一会浓郁一会清淡的兰香,如辛勤的蜜蜂采撷般,穿溪过岗,在心的蜂巢里酿蜜。在这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里,所有生物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延续着生命的脚步,拟画着繁衍的年轮。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绿孔雀在护林职工精心呵护下,逐渐羽翼丰满,体格健壮,很快就站立起来,并学会行走、奔跑,常与家鸡嬉戏打闹、争抢食物。再后来,这只绿孔雀就像一只小狗一样,经常跟在职工的身后,在田边捉蚂蚱、往草丛寻蟋蟀。有时职工在聊天时,它就恬静地在旁边小憩,间或发出只有它自己能懂的声音,仿佛也要发表一些看法,惹得职工哈哈大笑。

小绿孔雀的到来,给寂静单调的护林小站带来了笑声,增添了欢乐。为完成好饲养好绿孔雀的任务,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的护林职工,开始积极学习起来。他们向电视学、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村民学,凡是与绿孔雀有关的知识,都如饥似渴地学习。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他们对绿孔雀的饮食特点、生活习性、栖息规律逐渐了解掌握。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小绿孔雀发出了异样的叫声。有职工立马披衣起床,朦胧的灯光下,发现有条大蛇正觊觎着这只小绿孔雀。结果是大蛇负伤逃走,孔雀无恙。

至2019年9月,这只在职工身边生活了近17个月、体重从几十克达到4公斤重的绿孔雀,被云南省野生动物救助站收养。

当职工巡山来到摩天山老高坡歇息时,一个电话将小孔雀要被领走的消息告知。悲喜交加,一定是职工当时的心境。朝夕相处,呵护有加,如子女般深情,现在要分离,悲从中来自是人之常情。但动物救助站是科研单位,学识高深,专业性强,对野生动物的饲养水平绝对高出一截,所以又宽慰许多,喜从中生。不过那天直到天全黑尽了,巡山的职工才回家。他们怕骨肉分离的痛,戳进记忆太深。

小绿孔雀走了很长一段时间里,职工们都没缓过神来,耳边没有了那个熟悉的“嘎喔,嘎喔”鸣叫,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仿佛缺筋少骨一般。还好,密林深处的“嘎喔”鸣叫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像清澈流淌的山泉四季叮咚,似起伏悠扬的松涛永远回荡。

职工如此深爱着这只绿孔雀,我忽然明白。孔雀乃大山固有,是精彩纷呈大自然的娇子。过去因了人的因素,它几乎濒临灭绝。现在也是因了人的因素,它却在不断地延续扩展。从繁盛、到羸弱、再到即将繁盛,其间经历了多少雨雪风霜、天灾人祸,只有时间知道;从漫山遍野到战战兢兢,再到肯定漫山遍野,其间又渗进了多少艰难曲折、付出坚守,只有岁月明白。

有人说,小绿孔雀的到来是冥冥上苍对绿水的期许,我说小绿孔雀的到来是人与自然不被打扰地相拥。有人说,小绿孔雀的到来是生命倔强对青山的忠贞,我说小绿孔雀的到来是万物之间没有遮拦的重逢。(蒋苏东)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责任编辑:周虹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