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下了一场雨,气温陡降。清晨出门,一眼就看见院子里墙角的玉兰花在夜里什么时候开了。花瓣上沾满雨滴,洁白的花朵在风里微微抖动,让人心中猛然一震。这树啊,以一身傲骨身披寒凉孑然伫立,向世界捧出它内心的热爱。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树,支撑着生命的高度,养育着思想,滋润着灵魂。
我老家在豫西南乡村宛东杜岗。少年时候,我在村边自家的菜地头,插下一排杨树枝条,形成栅栏篱笆,防止猪羊入地践踏啃食蔬菜。在松软潮湿的泥土地上,这些枝条竟扎根发芽,长成小树。又至后来,小树们迎风雨汲日月光华,有两株长成大树,现在已达两米多粗。它们昂然挺立,冲向蓝天,成为村庄的地理坐标。每次我从城市回到故乡,远远望见就倍感亲切,总要到树下看看。皴裂的树皮沟壑纵横,刀割一般,深褐的树干钢硬伟岸,树梢上几只老鸹窝安稳地把岁月编织。就在这树旁,我弯腰种菜,提水浇地,洒下汗水,收获成果。30多年来,它们是我对故乡回忆的最好印记之一,与我血肉相连。长在故乡,长在我心中。
当年参加高考,成绩出来后,在夏日猛烈的骄阳下,父亲和我在树旁地里劳作。老实的父亲忧虑地问我:“大学报哪儿好?”年轻的我毫不犹豫地说:“报考林业大学,有个西北林学院,在陕西省杨陵镇,把握性比较大!”父亲皱了皱眉头说:“从种庄稼到种树,你是离不开土地了!”随后父亲沉思了一会儿,缓缓地说:“也好,种树踏实!”那时从未走出过南阳盆地的我,心中的西北林学院是这样一幅景观:在大西北苍凉辽阔的土地上,有一个古朴沉稳的小镇。镇上遍植高大的榆树,树干标直冲向天空,枝柯纵横,在蓝天之下的轻风里微微摇曳,而西北林学院就掩映于绿树之中。
开学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一个人拎着行李,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到达陕西省杨陵镇,坐上了西林接新生的通勤校车。迎新的客车沿着渭济渠旁的公路向学校驰去,沿途车窗外接连而过的是毛白杨、榆树、柳树、苹果树浓密枝叶织就的绿网,柔和的枝条拂过车窗,飘扬青春无边无际的蓬勃气息。渭济渠里,浊黄的河水打着漩涡,平稳里显得匆匆,印证着从地理课本上学过的黄土高原浑厚沉甸。在这所高等林业院校内,像树木一样,踏实地学习、锻炼,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快乐幸福的时光。毕业时,师兄杜荣在我的毕业留言册上写道:“我殷切地祝福是一株树,生长在你生命的路口,洒下绿荫,为你抚去艰辛旅途的风尘,滋润你干渴的灵魂!”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毕业从西北回到南阳,从事林业工作。我从基层一步一步干起,像树木一样扎实地生活工作,在理想光芒的照耀下,用心血汗水浇灌心灵之树。今天南阳大地山清水秀、林茂粮丰,也有我的默默付出。
树木以它的顽强执着、无私奉献、昂扬蓬勃感动着我们。2016年夏天,我来到腾格里沙漠参观,在一望无际热气腾腾的满目黄沙里,惊奇地发现了几株沙棒,它油油的葱绿在单调的黄色里分外醒目,针状的叶片喷发着生命的昂扬,让人肃然起敬。而在新疆玛纳斯,当我目睹一株株胡杨遒劲的枝干顽强地支撑着蓝天,震撼不已,悲壮生命的坚强和身处逆境的不屈在心里掀起阵阵巨浪。树木啊,无论条件再艰苦、环境再恶劣,绿叶总是铺展。
树木,隐忍刚强,是生命不屈的壮美和蓬勃希望的象征。平淡的日子里,无论环境怎样,树木阻挡风沙,维护生态,释放氧气,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绿意果实和生命食粮。在苍凉人世的茫茫原野上,我们每个人都会种一棵树,用生命的激情浇灌,让它蓬勃生长,抗击雨雪霜寒。
种下一棵树吧,在自己心上!(杜思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