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起日渐凉,百花失色菊花香。
这个时节,怒放的菊花,一丛丛,一簇簇的,挤着挨着,嚷着闹着,欣然生长在山坡上,在竹林边,在大路旁,在篱笆下,天真的,浪漫的,亦是兴奋的,绽放的模样,浅浅勾勒出晋代陶渊明诗句中“采菊东篱下”的唯美画卷。
画卷里,尽是一派热闹的景象。菊的叶,染着淡淡的墨绿色,一片一片的,不经意便铺满了整个山坡。而在这密密的叶间,静静地挺立着无数枝长长的花茎,长满柔嫩的绒毛,或粗或细,轻轻挑起一个个饱满的花苞。当微风袭来,便摇头晃脑地动起来,憨态可掬。待你不留神的时候,它们便约定好似的拔蕊怒放开来,千朵万朵,开得洒脱又随意。
放眼望去,此时的山坡已然成了菊的海洋,随风起伏着,上上下下,无拘无束,缤纷成一匹匹铺天盖地的锦缎,缀满繁花。
俯下身的一刻,每一朵菊花,都是如此的灿烂夺目,金黄的,粉嫩的,莹绿的,雪白的,仿佛是一束束点燃的焰火,热情而又艳丽。
它的瓣,细腻,柔嫩,一丝丝打着卷,缓缓地向外伸展,好似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在盈盈地笑,笑声里,还满溢着淡淡的幽香,令人心旷神怡。
犹记得李商隐有诗曰:“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意思是说菊花既有暗淡的紫色,又有鲜艳的黄色,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而到了黄巢这儿,菊花又有了不一样的美:“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短短几句,便描绘出了这璀璨夺目、弥漫着阵阵香气的菊花,真的醉倒了长安城里的人儿。菊花确有它的美,也确有它的好,以至于诗人元稹发出了“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感慨……
喜其花姿,慕其风骨。《红楼梦》中的菊花诗会,细细品来,回味悠长。有心的人儿,还会采其瓣,制成小巧玲珑的香囊,日日佩戴。更有甚者,将菊花瓣阴干,收入枕中,夜夜枕于其上,有“作枕明目”之说,《本草纲目》便有记载。
除此之外,亦有人以菊为食,或泡水,或酿酒,或烹煮,或制成一道道精美的小点心,如较常见的菊花糕,格外受人喜欢。
当然,我最难忘的是孩童时期母亲亲手制作的菊花鱼片粥。其做法不算繁杂,只需将鲈鱼起肉,鱼肉用酱油、胡椒、生粉一同腌制,再以姜片去腥,然后油煎鱼头鱼骨,下水煮至汤白,去渣。剩下鱼汤便和米一起熬成粥,待粥沸腾时,把菊花的瓣撕碎放进去,放入鱼肉,最后调味即可。
我喜欢菊花,它是秋天的精灵,它聆听着秋风,它沐浴着秋雨,它轰轰烈烈地温暖了秋的记忆……
江利彬
来源:淮河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