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绿潮 » 正文 »

过雨荷花满池香

前两天,我如约来到逸趣园,这时天空却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来到有150多亩水面的荷塘前,周围还有250多亩梯田的荷池,瞬间,我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

细看眼前盛开的荷花,有的含苞待放,像红宝石在绿叶中朵朵闪光;有的刚打骨朵儿,像婴儿粉嫩的脸。池塘中的荷花,羞羞答答地绽放着;风儿吹来,恰似少女翩翩起舞。水珠滴在碧玉盘似的荷叶上,左摇右晃,汇聚成一团,或圆,或椭圆,或星星点点;晶莹剔透的水珠,在荷叶上尽情地滚动,快速奔跑并滑落到下面的荷叶上,形成珠链泻到荷塘里。

但见水面霎时荡起圈圈涟漪,此时,耳畔只有雨水掠过荷叶的轻轻滴答声,风吹荷叶的摩擦声,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的拍照声,和着枝头鸟儿的欢唱声,还有荷花绽放的声音,像紫燕呢喃,演绎着美妙动听的天籁之音,低吟浅唱出荷塘的优雅和清新。

荷塘的前端,一方石碑上刻有“藕前偶尔逢嘉偶,河畔何时赏碧荷。”在另一荷池边的一方石碑上,镌刻着宋人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真是池内池外皆有诗意。荷花洁白、高贵,一尘不染,清雅脱俗,难怪宋代文人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且直呼:“莲,花之君子者也。”

荷塘的中间,一条旅游观光栈道穿越而过,漫步栈道,但见迎面走来一妙龄女子,身材苗条,身着一长款白底蓝色连衣裙,手持一把浅蓝色小花伞,清秀白净的脸庞,在伞的映衬下,宛若池中盛开的粉色荷花。她是来与荷花媲美的吗?原来,是摄影师们自带的摄影模特。

荷塘的馨香,静静地品味后,我突来灵感,觉得这香气来自古代文人墨客的笔端,于是有了欧阳修“荷花开后西湖好……前后红幢绿盖随”的童话般境界;有了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的丽荷神韵;有了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的美妙意境;有了温庭筠“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芯有香尘”的神思妙想;也有了李商隐“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的完美自然。

蒙蒙细雨中,我立在荷塘的栈道上,眺望四周,3000亩油菜田、1500亩冬枣林、1100亩蓝莓园、600亩桑葚带、400亩薰衣草和儿童趣味园等,尽收眼底,它们给七月的荷池带来了灵动。荷塘下方的尖山湖,约2000亩水面碧波荡漾,湖的岸边,几位身着靓丽服饰的老年人,在蓝色和橘黄色遮阳伞下,悠然自得地垂钓着。荷塘周围,布满了橘红色香蒲和绿蒲苇,这一切好似仙姑在荷池边秀出的绚丽画卷,直入人们眼眸。

细雨淅淅沥沥地落着,虽无“大珠小珠落玉盘”“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气势,却有晶莹滚珠跳绿伞,声声恰似雨弹琴的意境。这唯美的音符,跳荡着迷人的旋律,绿了荷叶,红了菡萏。

徐徐的、清新的微风,让我嗅到“风来香气远”的浓郁气息,这是荷散发出来的香。在细雨中赏荷,有在雨蒙蒙中静卧的绸带般宽阔的尖山湖相衬,使人尽情体味到了“花不言自香”的境界,醉倒在了这沁人心扉的荷池之中。(郎章正)

原标题:过雨荷花满池香

来源:合肥晚报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