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产业 » 正文 »

当涂县:山水屋顶“种电” 光能风能“生金”

在当涂县太白镇姑山分布式光伏项目现场,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堆砌成错落有致的“梯田”,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连日来,国网当涂县供电公司员工认真检查分布式光伏项目发电设备的并网运行状况,确保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姑山分布式光伏项目占地134亩,由姑山矿业有限公司提供荒山土地,大唐安徽发电有限公司承建,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项目投运后,每年可产生约610万千瓦时绿电,节约标煤0.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55万吨,预计为企业带来120多万元收入。同时,企业通过光伏开发稳固了荒山土壤,有效降低了地表水土流失,让荒地变绿地,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在姑山分布式光伏项目洽谈之初,国网当涂县供电公司与企业紧密对接,提前介入项目前期规划,科学制定供电方案、开辟绿色通道,最大程度缩短业务办理周期。2024年12月,该项目正式投运。

记者从国网当涂县供电公司获悉,该县清洁能源年发电量已达5.98亿千瓦时,其中光伏发电5.14亿千瓦时,风力发电0.84亿千瓦时,可满足约30万户居民一年生活用电需求,几乎是当涂电网全境(包括博望区)的民生用电,相当于等效节约标煤17.6万吨。

当涂县自产绿电以2017年5月开始并网发电的国华当涂风电场为起点,该风电场位于十里长山,建有1座110kV变电站,项目风机装机总容量45.3MW,年发电量0.84亿千瓦时。

2019年,260兆瓦中广核太白光伏电站投运,标志着该县自产绿电迈上新台阶。该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位于大陇镇,安装光伏板79万块,占地6000多亩,年上网电量约3亿千瓦时,等效节约燃煤8.88万吨,为国内首个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该县在大力发展专业绿电企业的同时,积极鼓励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在马鞍山经纬回转支承有限公司总面积约5.7万平方米的厂房屋顶,一片片太阳能板将每一束光芒转化为清洁能源。

“企业本身就是生产绿色能源装备,如今用上太阳能,‘吃’进去的是绿色能源,‘造’出来的绿色能源装备,步入了绿色循环经济的新轨道。”马鞍山经纬回转支承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雷辉告诉记者,总装机容量约为5.6MW的经纬光伏电站分别建在经纬新老两个厂区,为屋顶分布式形态,总投资1000多万元,于2023年10月建成,11月并网发电,并网方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按运行期25年测算,经纬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500多万度,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4500吨、节约用电成本400多万元、净节省制造费用成本300多万元。

据悉,马鞍山市是安徽省“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推动“减废降碳”协同增效,做好清洁能源发电项目服务工作,该公司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成立服务工作专班,实施“一对一”项目服务,定期对接客户需求,增加特巡频次,通过无人机、红外测温仪等设备对项目的供电线路及相关设备进行隐患排查,及时消缺除患,使新能源客户发电无忧。

“从前期的项目系统接入设计、并网验收接入到后期的项目发电设备运维,国网当涂县供电公司为企业提供了全流程服务。”姑山矿业有限公司设备工程部经理方伟深有感触地说。(记者 吴黎明 通讯员 董健)

原标题:山水屋顶“种电” 光能风能“生金”

当涂县年产绿电近6亿千瓦时,可满足约30万户居民一年生活用电需求

来源:马鞍山日报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