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江淮时评 » 正文 »

对企帮扶指导要确保出实招见成效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第十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在其中的云南省玉溪市查处超标排放大气污染案中,玉溪市生态环境局红塔分局多次到企业进行现场帮扶指导,协助排查超标原因,会同企业分析原材料配比、燃烧温度控制等技术层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普法教育。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企业不到3个月就实现了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笔者认为,红塔分局帮扶指导企业达标排放的方式值得借鉴推广。这样的帮扶指导不仅体现了生态环境部门对企业真帮实扶的态度,而且也反映出过硬的帮扶指导能力,能够让企业充分感受到监管执法部门帮扶指导的温度、获得良好的帮扶指导成效,进而促使企业主动扛起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当前,有的生态环境部门在对企业实施监管执法和帮扶指导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工作上的漏洞。有的认为监管执法就是帮扶指导;有的开展帮扶指导仅限于向企业宣传、解读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停留在表面功夫;有的为了图省事将部分本职工作让第三方公司包办解决,不派监管执法人员参与;有的注重帮扶指导过程而不注重帮扶指导效果;有的帮扶指导人员由于能力水平有限或对企业帮扶指导的连续性不够,帮扶指导工作推不到末端;有的只注重帮扶指导企业解决具体生态环境问题,不注重举一反三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完善生态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以上种种现象会让帮扶指导变形走样,降低企业帮扶指导获得感。为避免误区,确保帮扶指导做实见效,有关部门应当在工作中对标找差,在提升对企业帮扶指导的温度和力度上下真功、用实劲、出实招,助力企业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水平。

端正帮扶指导态度。正确处理帮扶指导与监管执法的关系,防止以监管执法代替帮扶指导,将帮扶指导贯穿于监管执法全过程和各环节。帮扶指导所有企业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分亲疏。站在企业的角度,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为企业排忧解难,不仅要向企业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提高企业的生态环境意识,帮助企业解决生态环境治理急需的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难题。

提升帮扶指导能力。帮扶指导人员除了要熟练掌握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外,还要深入一线锤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可以通过当前正在开展的2022年—2023年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秋冬季监督帮扶专项行动,选树帮扶指导技术能手,培养帮扶指导骨干力量,整体提升帮扶指导人员能力素质。为壮大帮扶指导队伍,可以联合发改、经信、商务等职能部门,对企业实施集中帮扶指导,还可以与第三方公司一起对企业进行帮扶指导。

聚焦帮扶指导成效。对于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需求和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要持续跟踪帮扶指导到位,并帮助企业举一反三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同时,定期组织“回头看”,防止企业的生态环境问题隐患反弹回潮,巩固提升对企业的帮扶指导成效。(程晋波)

原标题:对企帮扶指导要确保出实招见成效

来源:中国环境报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