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

从“十四五”到“十六五”,四大行业如何减碳?专家这样建议

从“十四五”到“十六五”,四大行业如何减碳?

“电力、钢铁、水泥和煤化工行业等四个重点行业要实现碳达峰,需要从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节能技术改造和资源循环利用四类措施入手。”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首席专家、研究员曹东说。

在日前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举办的发布会上,来自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为四大重点行业勾勒出了从“十四五”到“十六五”的发展路线图,并为这些行业尽快实现碳达峰,达峰后如何向碳中和方向探索提出针对性建议。

四大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70%以上

“电力、钢铁、水泥和煤化工行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部门。”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说,“这四大行业碳达峰时间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碳达峰进程。”

2019年,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16.7亿吨,约占全国的15%以上。2020年,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是最大的碳排放部门;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13.6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2%;煤化工行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大约为5.4亿吨,约占到全国排放的5%。

曹东告诉记者:“四大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77.6亿吨左右,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2%。因此,这四个重点行业碳排放是我国降碳的重点和关键。”

为此,环境规划院基于国家环境保护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碳排放-能源集成(iCEM)模型,根据电力、钢铁、水泥和煤化工四大重点行业降碳目标及不同阶段路线图,开展了相关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分析。

与会专家表示,项目研究还分析了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提出了实现“双碳”目标的具体举措和政策建议。“对于下一步开展重点行业的相关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表示,研究对行业发展把控较为准确,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横向对比了本研究和国际相关领域的进展,期待环境规划院在后续继续开展相关的探索和研究工作。

能源结构调整是关键

研究结果显示,四个重点行业实现碳达峰需要从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节能技术改造、资源循环利用、末端捕集封存五类措施入手,这些措施的投资将刺激经济高质量增长,同时对优化产业结构、协同减排大气污染物等方面产生促进作用。



项目组分别设置了基准、政策、强化三个情景:基准情景主要考虑按照现有趋势发展,没有更多考虑降碳措施。政策情景主要是考虑了国家现在出台的一些规划和到2030年前碳达峰的约束目标和要求。强化情景是展望,更多考虑碳中和的目标。

三个情景比较来看,政策情景相对于基准情景能够减少碳排放7.5%。强化情景相对于基准情景来说,减少碳排放达到13.6%。

“能源结构调整是对碳减排贡献最大的措施。” 曹东介绍说:“在政策情景下,能源结构调整对碳减排的贡献度达到了45%以上,其次是产业结构优化和节能技术改造。”

对不同行业,项目组也设计了不同的节能减排发展路线图:

“十四五”期间,电力行业应大力发展以风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加大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钢铁行业应全力推进全废钢电炉短流程。水泥行业应严格执行水泥熟料产能减量置换,积极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应用,煤化工要控制新型煤化工建设的项目规模,挖掘燃料替代空间以及节能技术改造措施。

“十五五”期间,电力行业应加速新能源发电,钢铁行业要加大废钢的利用,水泥行业则鼓励水泥原料替代,全面推广节能改造技术。

“十六五”期间,煤电将更多承担系统调高峰,电炉钢占比会进一步提高。大规模储能等技术逐步商业化应用。

曹东表示,展望到2060年,煤电会有序退出,但仍保留少量灵活性煤电,氢冶金技术,包括绿氢技术得到发展和应用,包括BECCS、CCUS技术也都成为重要碳中和手段得到应用。

高质量发展仍需配套措施

“节能降碳将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协同减排大气污染物等方面产生促进作用。”曹东指出,根据课题组研究结果,到2035年,四大行业节能降碳将达到投资19.6万亿元的水平。“同时,对于环境污染物削减也有一定的协同减排的作用,每年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分别达到29万吨、65万吨和10万吨。”

原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戴彦德和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潘家华指出,“到2035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在15年的时间里,将粗放型的低端产能降下去。”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项目组建议做好配套政策:

在坚持节能优先战略方面,出台包括电力领域对现有机组节能改造,工业领域节能技术推广,循环工业体系建立等政策。

在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方面,出台包括现在推行的产业置换准入和退出的清单制度,结构调整目录的修订等配套措施。

在推进碳排放总量控制方面,应该完善各种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出台加大废钢资源循环利用,包括对球团矿企业的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政策等,同时,推广水泥窑对生活垃圾的协同处置。

在完善新能源发展政策方面,完善各种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机制,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的保障机制,深化钢铁、水泥重点行业的差别电价政策。

项目组建议,进一步完善在总量控制前提下的碳交易市场,推行排放权、用能权、电力交易市场的建设等,开展相关配套政策。同时,健全重点行业控煤降碳的标准体系,包括清洁生产的标准,包括能效标准、市场准入标准、绩效评价标准等。还要进一步健全财税和绿色金融政策,包括税、价格的政策和相应基金建立等。

“从投资成本来看,分情景基准情景需要1.1万亿元/年,政策情景需要1.3万亿元/年,强化情景需要1.6万亿元/年。” 曹东表示,“十四五”到“十六五”时期,碳减排的投资将分别达到6.5万亿元、6.9万亿元和6.2万亿元。“其中,电力行业投资占比最高,占90%。其次是水泥、煤化工和钢铁。”(中环报记者文雯)

原标题:从“十四五”到“十六五”,四大行业如何减碳?

来源:中国环境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