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要闻 »

多点发力 我国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作为反映美丽中国“颜值”的“镜子”,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态环境部正在从制度、管理、技术、队伍等方面发力,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2025-04-18 10:27

赤水河长江鲟自然繁殖试验取得成功

近日,农业农村部组织相关科研单位开展的长江鲟自然繁殖试验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在赤水河干流通过人工改造生境条件,实现人工放流长江鲟的自然产卵和孵化出苗。

2025-04-18 10:18

守护绿水青山 5位生态环境领域代表讲述一线奋斗故事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位环保人的努力。

2025-04-18 10:06

安徽拟推城市生命线工程技术标准 正在征求意见

4月16日,记者从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设施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已发布,正在公开征求意见。这项新标准有望填补国内行业空白,提升全省城...

2025-04-18 09:56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功

林草行业具有地域广阔、类型复杂、工作难度大等特点,亟须与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林草质量精准提升。

2025-04-18 09:15

全国累计春灌面积超2亿亩

截至4月中旬,全国累计灌溉面积超2亿亩,其中大中型灌区累计灌溉面积超1.6亿亩。

2025-04-18 09:01

一季度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88.1亿元 同比增长2.9%

今年一季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实现良好开局。1—3月,全国实施各类水利项目2.16万个,其中新开工水利项目6034个;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88.1亿元,同比增长2.9%。

2025-04-18 08:49

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超10.8亿亩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灌排工程体系逐步完善,抵御干旱、洪涝灾害的能力有效提升,夯实了保障粮食安全水利基础。

2025-04-18 08:23

穿绳进土种植被 新装备、新模式解锁万亩沙地“治沙密码”

毛乌素沙地位于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区交界,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这段时间正是当地治沙植树的关键期。那么,毛乌素沙地春季治沙工作是如何开展的?除了传统的植树种草外...

2025-04-18 08:19

2025年汛期地质灾害防御支撑工作启动:已派66名专家蹲点驻守

今天(4月17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2025年汛期地质灾害防御支撑工作正式启动,计划向全国各省派出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撑。

2025-04-17 11:06

我国加入港口国措施协定 共同强化打击非法捕捞

《关于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港口国措施协定》于4月16日对中国正式生效。这标志着我国在持续打击非法捕捞、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等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2025-04-17 10:33

斑海豹洄游辽河口 种群数量稳步增加

4月16日是全国斑海豹保护宣传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海豹,是唯一能在我国海域繁殖的鳍足类海洋哺乳动物。

2025-04-17 10:04

国内首个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在江苏投入使用

4月16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的2025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上,国内首个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将加快提升我国碳话语权、提供中国碳方案的步伐。

2025-04-17 09:41

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启动

工信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

2025-04-17 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