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江淮一线 » 正文 »

合肥园博园建设全力推进 首个“城中园博”突出生态

夏日初长,万物并秀。正在建设中的合肥园博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绿化种植、路面平整、管网铺设、立面装修……各个区域的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

合肥园博会以“生态优先 百姓园博”为主题,突出“在城市中心建百姓园博”的民本理念,彰显“利用停用机场建设园博园”的特色,展现“城中园博、城市更新、智慧园博、全域园博、节约园博、永续园博”等六大亮点。目前,各专项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已基本完成。骆岗公园智慧中心已完工,景观绿化一期(生态片区)、地下停车场、航站楼加固和立面改造3个项目正在施工。整体工程计划于2023年3月底前完工。

首个“城中园博”突出生态 服务百姓

为倾力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永不落幕的园林盛会”,目前,合肥园博园建设正在全力推进中。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简称园博会,是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地方政府共同举办的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盛会。此前的十二届园博会,合肥一届不落,全程相随。历届园博会合肥展园主题鲜明,特色彰显,多次获得住建部的嘉奖。合肥市于2017年正式启动竞办工作,2020年3月获得第十四届园博会承办权。

合肥园博园项目位于青海路以东、繁华大道以南,包河大道以西、黄河大道以北,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23公顷,主要包含四大展区:百姓舞台展区、科技智慧展区、城市更新展区和生态园林展区。

区别于历届城郊建设园博园惯例,合肥园博园位于城市的核心区域,属于典型的“城中园博”。这里是城市向湖滨拓展、新城与老城衔接的重要枢纽,也是打通南北水、绿联系的重要环节。园博园的建设,将有效织补东南西北四个区域的生态系统、协调串联城市多种功能,充分链接形成整体,使之成为合肥的生态绿心,带动区域生态环境的全面提升。

占地195.3公顷的生态园林展区,依托遗存的林地、村庄、农田,通过密林坑塘的保护和废弃地的修复,将创造一个多姿多彩生态花园,并与锦绣湖公园交相呼应、功能互补。

松梅岭、杜鹃坡、群芳谷(月季谷)、胭花坪(粉黛坡)、樱花丘、芝樱甸、海棠湾……各种特色植物营造多样化的生态景观,将为市民带来一处处打卡点;

位于其中的安徽馆,将结合现有地形地貌,通过远山、层林、碧水的环境塑造,营造具有安徽特色的公共游赏空间,突出皖北、皖中、皖南不同地域文化特色和中国传统园林之美。

展后永续利用,盛会永不落幕。合肥园博园将拓展运动、文创、体验、游购、科普、康养等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层次、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十四届园博会计划于2023年4月开幕。为充分体现服务百姓的宗旨,本届园博会将免费向群众开放。

留住乡愁记忆 打造城市更新典范

骆岗机场的航站楼,是合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许多合肥人挥之不去的记忆。未来,这里将被建设成为“小镇客厅”和城市建设馆。

目前,航站楼加固和立面改造正在按计划进行中。在布满脚手架和防护网的楼房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施工。立在楼顶的“合肥”两个大字,历经岁月洗礼,依然醒目。

机场跑道,也被完整保留。将成为占地35.3公顷的百姓舞台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长3.3公里、宽107米的中心绿地、60米的主跑道和35米的辅跑道,百姓舞台展区,将营造轻干扰、低维护的自然生境绿色基底。跑道中心绿地可营造园博、艺术、运动、科技等园艺主题场景。跑道作为弹性空间,展期可举办嘉年华,盆景展示、创意集市、花车巡游等活动,展后可举办万人轮滑、万人风筝等体育赛事。

每座城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合肥也不例外。利用停用机场建设园博园,依托原骆岗机场老建筑群(17万平方米)实施城市更新改造,为群众留住乡愁记忆的同时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是本届园博会的最大亮点。

在设计及建设中,合肥充分利用现状大量建筑遗存,通过保护、利用、整治三种手法,以旧“焕”新打造集机场记忆、园博展示、文化创意、休闲服务、智慧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具有时代特征、机场特色的活力街区。

城市更新展区,因地制宜打造一系列特色景点:园博书院,坐落于小镇中心区域,把停机坪区域与小镇内街相互联通,创造一个体验知识、文化社交型的特色公共空间;穹顶艺术中心,采用相贯十字拱形,回溯原有场地标志特征,利用清水混凝土工艺,诠释特色艺术空间,打造地标建筑;机库演艺中心,充分考虑后期多元展演模式的使用功能,通过既有建筑修缮、保留原机库移门打造可开可合的多功能剧场空间,结合南入口广场及周边保留建筑,形成以演艺为核心的复合型群众文化活动功能区······

按照“小管办+大公司”建设运营体制,组建合肥滨湖科学城城市空间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市场化运营管理。从项目启动之初,由该公司从后期运营的角度,全过程参与园博小镇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工作,建立科学智慧的管理体系,实现永续利用。

高质量建设 科技引领可持续发展

为确保高质量如期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滨湖科学城管委会、园博办、市滨投公司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精心组织施工,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疫情防控“不掉线”,确保项目建设“不掉速”。市滨投公司成立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同时领导小组下设三个专班,结合实际统筹公司在建项目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推进落实、日常疫情报告制度的管理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与评估。各项目部成立专人专班,负责项目现场和项目部日常疫情管控工作,做好工人封闭管理、每日两码登记、防疫物资采购、每日消杀等工作。

坚持质量第一,打造样板工程和示范工程。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园林技术专家全程把控景观地形、苗木进场、土壤改良等各环节施工质量,指导竖向地形优化调整,成型一片验收一片;第一时间验收苗木及栽植质量,包含土球大小、树穴大小、树形及规格、营养土使用等。

严把苗木质量关,创新应用苗木溯源系统。公园内重要景观节点选用容器苗栽植。容器苗培育时间长,根系好,减少了起苗、包装、运输等作业时对根系的损伤和水分的损失,栽植后没有缓苗期,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且养护成本较低。

苗木进场后,对苗木规格、土球形态及苗木冠形进行严格把关,所有苗木进场前,提前报设计、监理、业主及专家组选型后方可安排起苗,所有苗木须经监理、业主及专家组验收后方可栽植。

合肥园博园每棵树上都有二维码标牌,即苗木的身份证,可通过它查询苗木树种、产地、生长信息等,实现从苗木进场、栽植、管护、成长的全过程监控。

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竖向地形、土壤改良、苗木栽植、草坪铺设、园路管道施工等各项工序,均制定标准流程图,严格按照流程图样板先行,样板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值得注意的是,园博园建筑在改造利用过程中,将绿色和环保理念融入其中,使经济与节能相统一,充分采用雨水回收系统、光伏发电、墙体门窗节能系统、装配式建筑等技术,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水系设计按照海绵城市理念要求,突破传统公园水系设计思路,重点开展水资源保障、水环境维持、水生态、水安全提升3个方面的设计内容,通过海绵设施净化、水生动植物净化吸收、补水置换净化等,实现园区整体水系的自我净化、循环再生。

赵晓利 贾焕 陈昌中 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后祥/文 袁兵/图

原标题:打造“永不落幕的园林盛会”

来源:合肥晚报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