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江淮一线 » 正文 »

一条逆流而上的河

派河穿肥西城而过与淮河“牵手”。

派河口船闸。

派河物流园区。

肥西县上派镇滨河公园。

新派河大桥。

2022年12月30日,引江济淮工程试通水通航,长江与淮河实现历史性“牵手”。自此,引江济淮工程成为我国在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它一头系着历史,一头远眺未来,为安徽和河南两省5000多万人提供用水、航运和生态保障。

“我家原本在用地下水,一烧水就容易起水碱,喝着也有些涩,始终不习惯。现在好了,没想到还能喝上‘娘家水’。”冯女士是嫁到亳州的肥西人,当她知道引江济淮工程让长江水通过巢湖,流经肥西的“母亲河”派河到达亳州,她感受到了来自家乡的亲切感、幸福感。

派河之“逆”

日出月落,派河生生不息。

立夏时节,在派河大桥上极目远眺,巢湖和派河流水泱泱,瑰丽壮观。

以派河大桥为界,巢湖与派河相交相融。

派河河口处,草木繁茂,生机盎然,微风轻拂水面荡起阵阵涟漪。清澈宽阔的水面上,成群结队的野鸟在游水嬉戏。

派河发源于肥西县中部江淮分水岭,辞书之祖《尔雅》曾言,“派”本意为“江河的直流”,字韵古朴,用作一条河的名字,贴切而又自然。它孕育肥西,穿城而过,用甘甜的河水哺育着98.8万肥西儿女。

多少年来,当地的人们只知道,派河水自西北向东南流向巢湖。却不知,长江淮河“牵手”后,赋予了派河流向之变——派河水将不再流入巢湖,反是巢湖水流入派河,借道派河进入一条崭新的河道,最终到达淮河。

与派河大桥相望处,派河口枢纽泵站巍然矗立,这曾是引江济淮工程开始的地方,如今也是试通水通航正式启动的地方。

派河口枢纽泵站是引江济淮工程第二级提水泵站枢纽,在这里长江水将被二次抬升。据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公司肥西建管处处长陈曦介绍,“泵站马力全开,2小时便可抽干一个天鹅湖的水量,用它可将江水抬升4.8米的高度,具备翻越江淮分水岭的条件。”

于是,长江水从枞阳引江枢纽汩汩流出,一路逶迤北上。它过长渠、钻涵洞、穿渡槽,携着派河的缕缕清波,历经千里,与淮河交汇。

在这项宏伟的工程中,派河因此实现逆向而流。派河之“逆”,是一条河流的新生,也饱含了合肥为促成长江、淮河实现世纪“牵手”所寄予的决心和担当。

倾力守护

其一担当便是铁腕治水。究竟如何称得上是“铁腕”?

“去年,整个县城几乎被翻了一遍。”“最高峰时,肥西县城内有超过300个雨污管网改造工程在同步进行,逾万人参与作业,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施工。”……这是不少肥西人的真实感受,也是合肥打赢这场派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决心。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派河”。为了让沿岸人民喝上干净的“引调水”,水质是“天大的事”。作为引江济淮重要输水通道,穿肥西县城而过的派河,流经县内多个乡镇,派河水质的优劣对引江济淮工程和巢湖的水质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据了解,多年来,肥西县城的雨水均通过管道直接排入派河,城区内雨污管网系统运行正常对保证派河水质达标至关重要。然而,因当初建设标准不高,加之使用年限久远,肥西县城内雨污管道的结构和功能损害严重,管道混接问题突出,渗漏现象频繁发生。

想要彻底改善其水质,就意味着要从源头动一场“大手术”。为此,肥西县投入20亿元,对全县288个老旧小区及104个企事业单位、周边10条小巷,所有市政道路的雨污管网进行全面整改。

为了兑现“不让一滴污水流进派河”,肥西将原本2年的工期压缩至4个月。“我们更是集中精力、倒排工期,仅用了60天就完成了派河流域雨污分流改造任务的99%!”肥西县住建局排水办工作人员倪磊说。

除了全面整改主城区雨污管网外,肥西县也在加大污水处理能力。“落子”肥西的派河沿线截污导流工程,是引江济淮七项水质保护工程之一。它实现了让雨水和污水各行其道,这样确保排入引江济淮航道的是一江清水。

如今,肥西县共有城镇污水处理厂12家,经过提标、管网改造,目前城镇生活、生产废水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率100%,进一步满足了肥西县日益增长的污水排放需求,倾力守护着江淮运河上的黄金生态廊道。

引江济淮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江淮儿女的殷切盼望。派河治理是引江济淮“合肥贡献”的缩影。

源远流长

如何说一条河是“源远流长”?在乎其“远”,在乎其“长”。

从表面上看,派河到达淮河,便是一条河流生命的终结。其实不然,派河抵达淮河,它的生命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形成了一个更为强大的生命,让一条河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胸怀、更为汹涌的力量。

此后,看不见的派河便成为浩渺淮河的一部分,以大运河的姿态汇入海洋,此为“源远”。

而“流长”是更深层含义的递进。派河昼夜奔腾,不仅将一波“清如许”送向千家万户,更是摇身一变,成为衔“南江”而接“北河”的江淮运河,合肥通江达海的重要水上通道。

在派河港码头,船舶往来,繁荣而又忙碌。

去年年底,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港区一期工程通过验收,初步具备开港的条件,今年1月,派河港试运行。该码头是年底即将试通水通航的江淮运河上第一座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拥有8个2000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390万吨。

“派河港正式投入运营后,将进一步发挥水路运输‘大运量、低成本、少污染’的综合运输成效,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升合肥对外开放水平,对合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合肥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杨帆表示。

为进一步提升派河水运功能,今年3月,合肥在派河港原有8个泊位的基础上,再新建8个2000吨级泊位,进一步提升合肥通江达海的通道能力,把派河港建设成为合肥地区专业从事集装箱业务、汽车滚装业务、兼顾件杂货业务的综合枢纽型港口,致力打造江淮联运中心,为合肥市以及安徽省的生产制造型企业打通国际国内物流节点。

派河两岸,青草萋萋,飞鸟啁啾,派河之上,一座座现代化的桥梁气势磅礴,而在这幅壮阔的美景中,一艘艘船舶满载“合肥智造”,乘着派河拂岸的风,驶往长三角,走向世界。(记者 潘子璇 文 张正朋 摄)

原标题:一条逆流而上的河

来源:合肥日报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