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亳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亳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以来,亳州市深入开展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和协同推进皖北六市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空气质量实现全面持续改善,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 成效明显”地方激励。全市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0.5%;优良天比率75.7%,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重污染1天,同比减少5天,均完成省下达约束性目标和力争目标,是全省完成目标任务且同比改善的两个地市之一,皖北唯一地市。
亳州市在全省率先建设、运行生态环境非现场综合监管平台,建设高塔视频监控点位660个,及时处置焚烧污染行为,实现半小时内高效处置。实施用电监控,在685家重点涉气企业安装5105个用电监控设备,实时监控企业生产及治污设施运行情况,既节约了执法力量,又提高了执法效果。
亳州市持续强化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完善1453家工业源应急减排清单,市、县区、乡镇三级联动开展夜查,督促企业落实管控措施,科学应对5轮次重污染天气,创建29家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先进企业。规范整治各类锅炉525台,淘汰2蒸吨及以下生物质锅炉212台,退出砖瓦窑场5家。新购置国六排放标准柴油货车368台,位居全省第3位,更换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4辆,老旧船舶报废拆解23艘,落实奖补资金906万元, 报废船舶数量和奖补资金位居全省第一位。(记者 汝平 通讯员 孙凌)
原标题:去年亳州“气质”实现新提升
来源:亳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