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江淮一线 » 正文 »

池州:多管齐下 为杨柳絮治理“开良方”

近日,家住主城区河滨花园的市民罗女士发现,自己晾晒在阳台外的衣服,总会沾上一些白色的“毛毛”。“而且白天在外走路时,总感觉鼻腔里痒痒的,不由得打喷嚏。”罗女士道出自己的烦恼。

“当下正值江南杨柳絮纷飞的时节,杨柳絮极易携带花粉和空气中的尘埃,过敏体质人群接触后,容易引发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急性呼吸道过敏,危及生命安全。”池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蒋国华表示,对于有明确季节性哮喘病史的人群,建议提前咨询医生,调整吸入及口服药物方案。

“面对杨柳絮飘散给市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我们公司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城市清洁工作。”池州侨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唐梦远介绍,该公司已加派人力进行街道清扫作业,及时清理聚集在街角、路边以及公共区域的杨柳絮,减少其二次飞扬的机会;并增派洒水车,通过洒水和喷雾的方式,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杨柳絮在空中的飘散程度,同时可以将其固定在地面以便清扫。

“每年4月到5月,气温升高,光照充足,空气湿度小,是杨柳絮飘飞的高发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园林处副主任汤彦龙介绍,杨柳絮指的是杨树和柳树的种子,二者外形不一样,通常杨絮的质地较为凝聚,和棉花比较相像,而柳絮则更加纤细分散,因此可以随风飘得更远。

“早些年,杨树作为速生树种,被大量栽植于城市外围用于防护,但随着城市建成区持续外扩,部分原本位于外围的杨树如今已逐渐抵近居民聚集区。”汤彦龙介绍,柳树则多用于公园景观建设,主要分布在公园的水边。

据了解,为有效缓解飘絮问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于2024年初结合绿化整治提升行动,对已到生长周期末端并且存在空洞等实质性病害的杨树等飘絮植物进行伐除,后续将持续动态监测管控。(记者 汪玉)

原标题:多管齐下 为杨柳絮治理“开良方”

来源:池州日报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