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六安市水利局坚持“预字当先、以防为主”,通过压实责任、排查隐患、强化能力、夯实保障等系统性举措,全面构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筑牢防御“责任堤”。全面部署做好2025年水旱灾害防御准备工作,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落实1031座小水库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明确全市63个乡镇608个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行政村包保责任人,确定36个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责任人,充实调整26名市级水旱灾害防御责任人。
消除防汛“拦路虎”。2月下旬起,各县区水利部门组织对辖区内堤防(含渠道堤防)、水库、穿堤建筑物、在建水利工程、险工险段、涉河建设项目等进行全面排查。在县区自查基础上,市水利局抽调业务骨干开展水利工程度汛隐患抽查,3月以来累计组织82人次深入137个点位,对发现的各类隐患逐一建立度汛风险隐患问题、责任、措施、时限“四项清单”,强化闭环管理,实行动态清零。
提升防御“硬实力”。常态化加强雨水情站点维护,确保汛期雨水情信息报得出、报得准、报得快。针对可能发生的水旱灾害,市水利局将与应急部门联合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应急演练,通过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全链条展示实战应对。同时,围绕监测预警、水工程调度等工作,梳理修订完善河流、堤防、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山洪灾害防御村级预案、行蓄洪区运用预案、各类工程防御洪水调度预案方案等。
增强防御“保障力”。动态储备袋类、水泵、冲锋舟等价值约400万元防汛物资,并建立物资管理台账,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调得动、用得上”。充实调整112名市级水旱灾害防御技术专家和33家水利工程抢险企业,组建具备丰富抢险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专业抢险队伍。此外,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程磊 记者 宋金婷)
原标题:我市全面构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
来源:皖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