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时评 »

人民时评:保障新能源发电送得出用得好

目前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的体量还比较小,与风电、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形成有效支撑能力还需时间积累。

2023-02-24 09:06

六起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弄虚作假典型案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近日,为保持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从严惩处的高压态势,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生态环境部公布了6个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弄虚作假典型案例。

2023-02-23 08:50

遏制“电媒捕鸟”需要多方合力

同时,电商平台应严格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要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对于违规销售的电媒机、媒音卡及时予以下架,并将线索上报给相关主管部门。

2023-02-22 09:30

小蚯蚓登上“中央一号文件”的警示

对野生蚯蚓“灭绝式”捕杀,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危害,进而威胁我国粮食安全。

2023-02-21 09:24

源头治污要把好环评第一关

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深入调查发现,企业新增一条生产线,在重新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委托的环评编制单位收取咨询服务费后,按照企业要求,在没有派人到现场调查核实的情况...

2023-02-20 10:44

第十二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公布,安徽案例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哪些教训值得汲取?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打击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行为,下面我们分析解读一下6个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弄虚作假典型案例之一——“安徽临泉县胡台新型建材有...

2023-02-17 08:30

怎样让基层对中央“生态蛋糕”感兴趣?

基层环保投入资金缺口大,中央“生态蛋糕”无疑是雪中送炭。

2023-02-16 08:59

水清岸绿增进民生福祉

到2030年,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明显改善。

2023-02-15 09:03

营造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氛围

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需要尽快转变不合时宜的旧观念,通过学校、新闻媒体、网络等不同渠道广泛宣传,消除群众使用公园绿地的不必要顾虑。

2023-02-14 08:36

莫让杂念败坏了“绿考”成色

考核内容、指标、分值、奖金额度、考核方式设置等,应更完善、严谨、合情、合理,根据上级和本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总盘及其年度生态环境中心工作目标任务,对“绿考”指标合...

2023-02-13 09:06

城市异味扰民如何破解?

城市异味和特征,分析引起环境信访投诉的主要原因,探索城市异味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对于切实推动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2023-02-09 10:53

别让排污“小问题”变成影响生产经营的“绊马索”

具体来讲,就是生态环境部门在要求排污单位切实加强执行排污许可制度自觉性的同时,不能让排污单位自行理解和行动,而应综合采取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及现场指导等措施,深入...

2023-02-08 09:52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两大难题有待解决

在实际工作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还面临着线索收集难和损害鉴定难两大挑战。

2023-02-03 09:13

降成本,新能源汽车还须练内功

全年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2022年,在政策市场双重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2023-02-01 08:47

深化大数据运用 强化移动源监管

移动源大数据监管涉及公安、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和工信等部门。

2023-01-29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