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 | 防治噪声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
新出台的噪声污染防治法,删除了原来名称中的“环境”二字,明确法律规范的对象仅限于人为噪声,并在加强源头防控、加强噪声分类管理、强化社会共治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
绿色低碳生活从餐桌开始
我们的餐桌深刻影响着整个农业供应链,一定程度上塑造着农业的未来。让我们崇尚节约、健康、营养,以消费革命促进生产革命,推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科学合理、...
人民时评 | 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
还应加强政策引导,对绿色包装生产、绿色快递物流和配送体系建设、专业化智能化回收设施建设等项目,在资金、信贷、债券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包装减量和绿色循环的新模式、...
疏堵并举 依法治理广场舞噪声扰民
其中规定,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应当遵守公共场所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不得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防止噪声污染
争当新“卖碳翁” 鼓励平台型科技企业参与“双碳”行动
当前,要鼓励平台型科技企业更大范围地参与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来,还需要加强政策性扶持与引导,尤其要建立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形成政策与企业的良性互动。
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督 坚决守住国家生态安全底线
自2017年起,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开展“绿盾”强化监督,有效震慑自然保护地内违法违规行为,大大提升自然保护地管理质量和水平
排放源是协同起点 健康效益是协同终点
臭氧浓度季节差异大,其峰值往往出现在细颗粒物浓度较低的夏秋季,伴随臭氧逐渐取代细颗粒物成为夏秋季节的主要污染物,近年来其短期暴露的健康影响也逐步与细颗粒物相当
坚定践行“两山”理念 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必须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短视政绩观,不为一时困难所扰、不为短期增长所动、不为眼前利益所惑,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不松劲
关注危险废物管理台账真实性
笔者认为,在执法工作中,不仅要针对企业的危险废物委托处置合同进行危废产生量的核实,也要针对企业自身的危废管理台账真实性进行核查,有效堵住危险废物非法处置的管理漏洞
地方党委政府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外部约束,市场经济主体一般不会自愿承担成本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履行好社会管理职能,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