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林业局正式印发《安徽省国有林场发展“十四五”规划》。这是我省全面完成国有林场主体改革任务后,出台的首个发展规划,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全省100个国有林场指明了发展方向。
该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国有林场人员精简高效、管理制度健全、基础设施完善、资源保护有力、森林经营科学、产业发展充分、林区和谐稳定,初步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全省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达到2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到2286万立方米,森林抚育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89%以上,年度森林采伐限额控制在61.8万立方米之内,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5‰以内。到2035年,全省国有林场基本形成森林资源保护高效、森林质量显著提高、基础设施保障完备、法规制度体系健全、生态服务功能强大、经济社会效益良好的现代化国有林场格局。
围绕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主动服务林业现代化建设,构建“两带两屏三区”国有林场发展格局,该规划明确,推进林长制改革任务落实、巩固提升国有林场改革成果、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机制建设、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质量培育基地、精准提高森林质量、推进森林资源多功能利用、多形式拓宽发展路径、多渠道扩大生态产品供给、多元化推进生态文化传承、加强人员培育、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合理有序引进社会化服务15方面是国有林场当下面临的重点建设任务。
规划重点突出5个方面建设内容
◆ 森林资源保护,全省国有林场林地面积、天然林面积和公益林面积保持稳定不减少。
◆ 森林资源培育,完成新造林及珍贵、乡土树种更新造林1.47万公顷,开展中幼林抚育23.33万公顷,完成低效林改造1万公顷,完成退化林修复3.67万公顷,新建国家储备林基地4万公顷。
◆ 生态产业发展,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综合效益稳步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林业碳汇能力进一步增强,力争林业总产值超210亿元。
◆ 创新示范推广,建成林业科技示范基地0.53万公顷,完成新技术、新品种及新材料应用推广项目80个,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国有林场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 林业基础保障,国有林场林区道路密度达20米/公顷,全面完成国有林场电网升级改造,国有林场职工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国有林场管护用房满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需求,国有林场现代化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规划还从组织、政策、科技、资金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提出落实国有林场区域林长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任期责任制、将国有林场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国有林场科技创新应用机制、将国有林场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体系等。(汤超)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