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发展新能源,是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池州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减污整改攻坚行动,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用心守护蓝天青山绿水沃土,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池州近年来减污降碳工作进展如何?池州的生态底色守护得如何?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和安徽环境网记者专访了池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胡明星。
记者:胡局长您好,多年来,池州一直以生态特色闻名,请您介绍下去年池州市的整体生态情况。
胡明星:生态好、环境优一直是我们池州值得自豪的特色优势,近年来,池州市更是一以贯之地守护生态特色,境内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池州市开展节能减排减污整改“1+14+N”百日攻坚行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市域、全方位、多角度发现、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攻坚任务,圆满完成年度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主要河湖水体水质保持稳定,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地表水环境质量居全省第2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多年未检测到酸雨,2021年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8%,PM10浓度为52.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6.3% 。
池州城区一角航拍(池州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记者:我们注意到,池州市近年来正在大力推进产业强市战略,生态环保部门是如何把好关守好门并做好服务工作的?
胡明星:近年来,池州市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绿色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生态环境部门严格落实“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有关规定,建立由发改、经信、投资促进局等多部门组成的重大项目联合预审机制,对“两高”项目、重污染项目严格把关。同时,我们坚持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提前完成了“皖事通”平台上排污许可证申领、变更和延续“一网通办”“跨省联办”和排污许可证电子证照化的工作,办理排污许可事项206个。优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服务。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将全市81家企业纳入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做到“守法企业无事不扰”。
升金湖候鸟云集(杨科甲摄)。
记者:我们注意到,池州是全省首批“环境监督长”试点城市,在全省最早开展环境监督长试点工作,请介绍下此项工作目前进展情况?
胡明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推深做实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度,是我市的一个全新的尝试与探索。按照“四长三办一员”的要求,目前我市已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监督网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的监督体系,打通生态环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全市共设立1105名环境监督长,落实专职环境监督员892名、义务环境监督员1692名。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们完善了相关配套政策,规范了运行机制,深化25个示范点建设,石台县还率先全域推广河(湖)长、林长、环境监督长制联动“一张网”。
贵池区牛头山段沿江一角(图片来源:赵冬至)
记者: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生态环保压力,请您介绍一下池州生态环境部门是如何守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安全屏障的。
胡明星:为守法企业正常生产保驾护航,又严格把好生态环境保护关是我们的职责。近年来,我们始终保持环境监管高压态势,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污染源自动监控“三个全覆盖”,全市88家重点企业全部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建成中控系统。我们还加强了生态环境网络监测,新增VOCs自动监测点位1个,督促404家已核发排污许可证企业公开年度自行监测方案及监测信息,对6家环境检测机构开展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检查。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让“池州蓝”成为生态池州的靓丽名片;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朱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