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

安徽共建“皖物”生长的美丽家园

5月22日上午,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闻发布会举行,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席峰、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夏炎、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汤洋、省林业局副局长张令峰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史晓璇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 摄)

发布人: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席峰(许梦宇 摄)

发布人: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 夏炎(许梦宇 摄)

发布人: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汤洋(许梦宇 摄)

发布人:省林业局副局长 张令峰(许梦宇 摄)

一图读懂新闻发布会

答记者问

人民网记者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和江浙等先进省份都在积极、系统地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请问安徽是否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取得哪些进展?

席峰

生物多样性县域本底调查是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识别威胁因素、分析保护成效的根本途径,是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重要基础。2022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持续推进以大别山、黄山—怀玉山(安徽境内)两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重点的全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初步构建省级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为落实生态环境部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2022年,省生态环境厅启动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

为科学规范指导相关区县开展调查工作,省厅积极借鉴浙江、江苏等省份做法,组织编制了《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指南》,并于今年2月通过专家组论证。《指南》从调查范围、对象、流程、任务、方法、周期、指标要求、数据记录与分析等方面对工作任务进行部署,对质量控制提出相应要求,并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技术路线和数据标准化方案。根据《指南》安排,接下来主要从生态系统多样性、陆生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陆生昆虫、大型真菌、淡水水生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等7个方面对各县区开展调查评估。

全省将分批次开展调查工作,今年先在大别山、黄山—怀玉山两个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22个县区和合肥市肥西县启动调查工作,至“十四五”末实现全省县域本底调查全覆盖。我们计划通过本次调查,基本摸清全省重要区域县域内生物多样性分布以及保护状况,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和重点保护物种的种类、分布、数量、生境等现状;同时完善区域物种名录,形成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库;并评估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受威胁状况及影响因子,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建议。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结果将在4个方面实现应用,一是为今后生物多样性科研监测提供基础依据,二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提供数据支撑,三是为绿色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四是为美丽安徽建设提供信息服务,从而为全面提升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和监管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 摄)

中安在线记者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成功举办,《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正式印发,合肥等7个城市荣获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等等。请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安徽湿地保护做了哪些工作,以及下一步重点工作有哪些?

张令峰

2022年,安徽湿地保护做了一些工作。

一是健全湿地保护机制。建立了由14个省直部门组成的湿地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湿地保护率等保护指标纳入了林长制、河长制等考核内容。

二是扩大湿地保护网络。新设立了安徽芜湖外龙窝湖、安庆新洲、涡阳包河等3处省级湿地自然公园,联合发布了包括黄陂湖等7处湿地的第二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

三是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修复恢复湿地面积6.5万亩,湿地综合效益逐步显现,筑起了保护巢湖的天然生态屏障。

下一步,将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为抓手,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健全法规制度。推动制定《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办法》,编印《安徽省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落实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和分级管理制度,改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二是探索合理利用。加强分类指导湿地利用活动,通过拓展用的路径、转变用的方式、提升用的水平等,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发展湿地生态产业,拉长湿地生态产品价值链。

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利用等活动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推动建立湿地联合执法与监管协作机制,提升湿地保护法治化水平。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 摄)

新华社记者

自然资源部门承担“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请介绍下,自然资源部门在履行“两统一”职责中,为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哪些支撑?

夏炎

全省自然资源部门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要求,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作用,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为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自然资源力量。

一是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监测基础支撑。省自然资源厅积极构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建成了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事项涉及的行政审批、规划编审、监管决策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通过持续开展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与成效监测等专题性监测,为有关重点生态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技术服务。

二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土空间规划引领。省自然资源厅加快建设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一心两屏四廊多点”生态空间格局。去年,我省出台实施《安徽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布局了全省生态保护修复“9+3”重点任务和40项重大工程,将为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优质生态空间本底。

三是统筹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大力支持下,我省实施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51.14亿元。2021年以来,我省实施了青弋江(泾县段)等6个省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积极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截至2022年,全省共修复废弃矿山2980个、治理率84.2%,已修复面积29.8万亩、治理率67.3%;向自然资源部申报国家级绿色矿山81家,淮北市和芜湖市繁昌区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纳入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名单。省自然资源厅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地内矿业权分类退出工作,减少自然保护地内人为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干扰。淮北绿金湖、马鞍山大青山生态修复等一批市场化的“以用定治”典型案例,受到众多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经验成果获得我省2022年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安徽实践”征文二等奖,被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专文向全国各地推介。

四是积极开展农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是我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省自然资源厅会同各职能部门协力做好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一是采取“长牙齿”措施保护耕地,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格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等9条硬措施,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开展流出耕地问题整改,有效止住耕地流失势头。二是加大自然资源执法力度,从严有序推进年度卫片执法,全力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工作,深入推进深化巩固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强化行刑衔接、纪法衔接,严厉惩处各类违法问题。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 摄)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

近年来,我省连续开展了大规模扬子鳄野外放归活动,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请问我省在扬子鳄保护繁育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令峰

首先我们着力改善野外扬子鳄生存环境,生态修复核心栖息地263公顷,进一步扩大了野外扬子鳄适栖范围。其次,加强对野外扬子鳄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在保护区全域开展野外巡护,年均累计巡护1.2万余次、总里程超过15万公里。联合属地职能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合巡护执法,齐抓共管,及时处置和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加大科技投入,保护区GIS监管平台如期建成投入使用,运用无人机、红外相机等科技设备提升保护监测水平。持续开展扬子鳄野外放归和野外种群资源调查工作,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目前扬子鳄野外稳定种群数量已超过1000条。2022年,监测到野外扬子鳄产卵26窝602枚,孵出幼鳄372条,再创历史新高,显示了野外种群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做好扬子鳄野外种群保护复壮的同时,不断加强扬子鳄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和繁育设施的建设。扬子鳄繁育中心目前建有饲养池73个,繁殖种群养殖塘口12处,年繁殖能力在1000条左右。2021年,为探索扬子鳄就地越冬饲养模式,投入资金1600多万,建成约2.39公顷、容纳2000余条成年扬子鳄就地饲养越冬的基础设施。在系统总结扬子鳄人工繁育技术的基础上,发布了我国首个地方标准《扬子鳄饲养繁殖通用技术标准》,填补了扬子鳄繁育技术领域的空白。2021年,《扬子鳄规模化人工繁育精细化管控技术》获梁希林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人工繁育技术、设施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确保了扬子鳄种质资源的安全,为扬子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 摄)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

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生境及物种带来危害,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那么,我省对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

汤洋

外来入侵物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随着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外来入侵物种随货物贸易、人员往来等无意传入进而造成危害的情况日益增多,非法引进饲养“异宠”、违法违规放生等新情况不断出现,更大程度上加大了外来物种入侵风险。据历年来调查及相关资料不完全统计,我省境内外来入侵物种共283种,较为常见构成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有:加拿大一枝黄花、水花生(空心莲子草)、福寿螺、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因地制宜采取了系列有效防控措施,不断提升我省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水平。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纳入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农业农村专业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范围,建立我省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协调机制。制定《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安徽省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任务分工》,明确相关单位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属地责任落实,建立“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防控责任体系,系统推进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

二是强化源头预防。制定“国门绿盾2022”行动方案,筑牢国门安全防线。截获进境植物疫情共143批次,非贸渠道截获外来入侵物种共计26种,依法依规办理境外引种检疫审批。

三是开展全面普查。印发《安徽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实施方案》《安徽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实施方案》等,开展农田、渔业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重点区域及主要入境口岸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

四是加强科学防控。制定我省草地贪夜蛾、加拿大一枝黄花、松材线虫等防控方案,开展“一种一策”精准治理。2022年全省加拿大一枝黄花共铲除17.8万亩,防治美国白蛾942.6万亩次,集中清除松材线虫病死松树140.1万亩。

五是强化监测预警。开展重大病虫害监测,重点关注草地贪夜蛾、稻水象甲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

六是加大宣传培训。组织开展了系列普查及防控专项培训,印发《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技术宣传手册》《安徽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介,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防除意识。

下一步将继续加强部门协作,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源头预防、监测预警、治理修复等方面,全面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

原标题:安徽:共建“皖物”生长的美丽家园

来源:安徽发布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