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三水统筹”工作不断推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哪些动植物的出现,预示着当地的水生态环境变好了?哪些河湖水环境的改善肉眼可见?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土著物种的增加是“关键”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水生态监测业务主管、高级工程师李曌告诉记者:“一般来讲,良好的生境和适宜的水质,能够为水生生物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因此,我们肉眼观测到水越清、岸越绿,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对应的这条流域的水环境也在好转。”
良好的生境和适宜的水质,为生物生长提供较大的生态位宽度,能够增加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程度,从而提升生态系统的弹性和稳定性。
“生物种类的增加,尤其是旗舰型、清洁型土著物种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综合反映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改善。”李曌说。
比如,长江江豚就是长江水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资料显示,江豚曾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与之相通的洞庭湖、鄱阳湖。过去一段时间,因受长期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曾一度下降。随着长江大保护以及长江“十年禁渔”等政策的实施,江豚数量逐渐增多。
今年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结果。数据显示,长江江豚数量为1249头,比2017年增长了超过20%,首次实现历史性增长。
此外,若发现身边的河湖中土著鱼类等水生动物或水生植物增加,可以说明此处河湖的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比如,黄河河口的刀鱼(刀鲚)、黄河干流的大鼻吻鮈、白洋淀的鳑鲏鱼、滇池的滇池金线鲃、澜沧江的后背鲈鲤、澜沧裂腹鱼、灰裂腹鱼、光唇裂腹鱼等。
EPT也是水质好转的重要指示物种
“生物种类的增加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自我平衡的能力增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水生态环境质量好转。”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生态监测室主任胡圣表示。
“除了土著鱼类或植物,大型底栖动物中的蜉蝣目、襀翅目和毛翅目这三类水生昆虫(简称‘EPT’)也是水域水质或水环境好转的重要指示物种。EPT的幼虫生活在水中,它们对水体环境要求较高,耐污能力低,对水质非常敏感,可以看作水系清洁的‘风向标’。”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局监测与科研中心生态监测室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秦祥朝告诉记者。
但水越清或生物种类的增加一定代表着水质变好吗?
水生态监测领域专家表示,这些变化需要经过系统梳理和科学分析,尤其对于问题没有那么突出的水域。总的来说,不能简单地说生物种类的增加多少就可以代表水质的好转,要根据具体水域具体分析。(见习记者 张韵晨)
原标题:哪些动植物是水质好转“风向标”?
旗舰型、清洁型土著物种的增加可反映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改善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