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安徽正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加快群众“家门口”环境问题整改,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
每天傍晚,住在无为市石涧镇的姜志平都会到家门口的小广场转转,经过一步步打造,现在这里树木葱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但就在前两年,小广场所在的位置还是一处废弃宕口,山体裸露,植被破坏,灰尘较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无为市石涧镇打鼓村 村民 姜志平
出行的时候都是要捂着口鼻,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
为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彻底解决这个环境“顽疾”,无为市专门投入500多万元,在治理废弃矿山扬尘污染和地质灾害,覆土复绿的基础上,还建设了观光步道、休闲景观等设施,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活动的场所。
无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局长 刘永昊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到2023年的年底一共投入了近亿元,(全市)完成了(生态)修复31处,治理面积也有3000多亩。
包括生态修复在内,当前,安徽各地正集中力量,加密调度,加快解决水污染、油烟、扬尘、噪声、恶臭异味等群众“家门口”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巩固治理成效,实现从回应一件具体投诉向系统治理一类问题转变。在蒙城县,当地累计投入3亿多元,治理了75条农村黑臭水体,并铺设了185公里污水管网,有效解决了村民身边长期存在的水体黑臭问题。淮南市则重点围绕餐饮油烟问题进行治理,督促经营主体启用油烟净化设备,定期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办,限期改正。池州市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持续加强降噪宣传和现场检查,同时采取限区域、限时段、限音量的合理管控措施,有力有效做好源头整改。
池州市青阳县公安局 副局长 章龙
挨家挨户上门进行宣传,定点、定时、定人监督与不定时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群众举报投诉的噪音污染问题,我们第一时间要赶赴现场,快速查处。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不断取得新成效,2023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3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9%,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0.2%,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44000多个餐饮油烟、噪声扰民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全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连续4年超九成。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 厅长 曹哨兵
加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改力度,特别是要针对老百姓家门口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确保改到底、改到位,增加更多的生态空间,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
原标题:安徽:持续解决好群众“家门口”环境问题
来源:安徽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