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要闻 » 正文 »

安徽:“四方共治”为保护扬子鳄“破题开路”

扬子鳄幼鳄

一边是自然保护区建设持续推进,对环境保护和监管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另一边是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居民生产生活受限,保护与发展矛盾重重,何解?

安徽扬子鳄国家自然保护区南陵县长乐片区四方共治模式提供了一个样本,当地通过构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地方政府及社区、高等院校、企业共建共管模式,实现了人鳄和谐共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

困境:人鳄共存难题何解?

长乐村位于南陵县籍山镇东部,村庄的五分之四面积处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野外扬子鳄种群数量多。根据2023年野外调查数据,该片区扬子鳄总数在300-400条左右,人鳄矛盾突出。对此,长乐村党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邢毅没少发愁。

“为了保护扬子鳄和栖息地,村里很多经济项目不能落地,畜禽养殖场、加工厂许多都拆除和搬迁了,给村民的生活也带来了一定影响。”邢毅介绍,扬子鳄虽然没有攻击性,但是会爬到村民的水塘里吃鱼虾,破坏秧苗也是常有的事。因为限制使用农药化肥,农作物产量上不去,干旱季节还会出现人鳄争水现象,“当时就有人问我,花那么大力气保护扬子鳄,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好处?”

保护管理机构也同样面临困境。“长乐片区面积约3170公顷,站里的巡护员就4个,监管压力较大。群众的保护意识也不够强,保护区建设和栖息地修复有一定程度的阻力。”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陵保护站站长章燕说。

协调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居民生产生活成了当地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打破僵局、实现共赢?

“长乐鳄”品牌稻

发展:“稻鳄共生”借绿生金

保护工作要想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首先要从缓解人鳄矛盾入手。“因扬子鳄造成群众经济损失的,经群众申请、保护站核实、村干部上报镇政府后统一由南陵县政府拨款赔偿补助损失。2023年共补助赔偿1.5万元左右。”章燕说。

与此同时,村“两委”锚定生态产业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得益于扬子鳄保护,我们村水质土壤环境都不错,适宜优质稻米生长。”邢毅介绍,2020年,长乐村注册地理生态商标“长乐鳄”,引进绿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流转520余亩土地种植生态大米,形成良好示范效应。“2022年共收获成品稻42万斤,实现收入140余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4万元。”

绿色产业的发展打开了农户增收的路径。当地不仅土地流转收益翻倍,村民还可以通过务工获得额外收入,农产品销量和附加值也因为品牌效应水涨船高。二甲村民组村民纪年耕告诉记者:“我家一共种了30亩田,通过开展订单农业种植‘长乐鳄’牌稻米,两季稻收成1800斤,毛利在10万元左右,比之前要多挣两三万元!”村干部熊为林介绍:“现在土地流转费用从300涨到了600,村民每天务工还有160多元收入。”

“目前我们正和南陵县永兴米业有限公司谈合作,已达成初步意向,计划进一步扩大品牌稻种植面积,强化‘稻鳄共生’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生态化、现代化发展。”邢毅信心满满。

事实上,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也一直在为当地发展谋划新路径。2023年,他们与长乐村开展鳄鱼饵料合作养殖项目,“位于宣州区的扬子鳄人工繁育基地内饲养了近万条扬子鳄,每月需要大量的新鲜成鱼作为饲料。长乐村地处圩区,有810亩水面,我们跟当地开展合作,订单购买村民养殖的成鱼。”该局长章崇志介绍,他们负责采购和投放鱼苗,村集体负责养殖管理,成鱼一部分作为扬子鳄饵料,一部分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通过该合作,村集体每年能增收4万元,还能解决6至8人的就业问题。

扬子鳄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引擎”,村民也逐渐意识到,保护扬子鳄,就是保护自己的“钱袋子”。

巡护员正在查看扬子鳄产卵情况

保护:共建共管四方共赢

3月30日上午,长乐片区巡护员王永华接到网格员反映,一只扬子鳄出现在村口,他立刻动身前往所在地点,将冬天刚“睡醒”的扬子鳄转移到池塘中去。

“我们跟当地的网格员建立了网格信息群,一旦发现违规捕捞行为、受困扬子鳄等情况就在群里上报,我们第一时间前去处理。”王永华拿出手机,展示着网格信息群里的消息。

为打通保护监管“最后一公里”,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保护区所在的17个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网格化管理协议,建立保护管理站、生态巡护员、网格信息员三级野外保护体系,织就保护监管“一张网”。“目前,保护区5个保护管理站共有工作人员12名,社区选聘的专职生态巡护员26名,社区网格信息员170名,形成保护监管网络全域覆盖。”该局自然保护科科长蒋宣清介绍。

平日里,巡护员和网格员也经常进村入户开展保护宣传,增加群众对保护区的认同感。“能明显感觉村民的保护意识在增强。”王永华说,有一天晚上,一只扬子鳄爬到马路中央,两边的车辆同时停下来让道并第一时间报警,等半个小时后扬子鳄安全转移才通行。

高校也在保护区建设和宣传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博士吴迪连续三年,定期前往长乐村驻点。“2022年11月,我们学院和保护区管理局、长乐村委共同签署‘长乐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研究具有独特物种的村庄发展之路。”吴迪说,今年他们还计划开展研学活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保护扬子鳄及其栖息地的自觉意识。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展“扬子鳄保护教育”活动

无独有偶,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也在长乐村挂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搭建教育合作平台,为保护区发展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事实证明,保护区四方共治模式一举多得。长乐村蹚出绿色发展新路子,保护区管理局开辟共建共管新格局,生态企业借助优质品牌赋能“链经济”,“校地合作”形成青少年教育、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人鳄共生和谐相处,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如今的长乐村,水清岸绿,冬眠后的鳄鱼趴在岸边懒洋洋地晒太阳,田间插秧正忙,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人鳄和谐的美好图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许雅婷 通讯员 刘端群)

原标题:安徽:“四方共治”为扬子鳄保护“破题开路”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