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17日,在海拔3816米的青海省瓦里关山,一座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矗立山顶。
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是世界气象组织唯一设立在亚欧大陆腹地的全球大气本底站,这里气候环境恶劣,方圆十公里渺无人烟。
我国是较早开展大气本底观测业务的国家之一
30个项目、60多个要素的全天候高密度观测,每天产生6万余个数据。凭借30年不间断观测积累的海量数据,换来了一条“瓦里关曲线”。
青海省气象局总工程师伏洋告诉记者,“瓦里关曲线”是指用本底台观测资料绘制并每年更新的二氧化碳变化曲线,成为证明全球气候变化、支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重要依据,为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形成共识作出了贡献。
“这条曲线也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生动写照。”伏洋说。
大气本底站主要观测与天气、气候、环境和健康密切相关的大气成分,包括温室气体、气溶胶、反应性气体等。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显示,瓦里关大气本底站温室气体浓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瓦里关大气本底站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2022年,瓦里关大气本底站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年平均浓度与北半球平均浓度大体相当,均略高于2022年全球平均值。
我国是较早开展大气本底观测业务的国家之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3个区域的大气本底站先后建立,用来观测酸雨、PM10和大气浑浊度等。
此后,我国逐步建成了1个全球大气本底站和6个区域大气本底站,加上试运行的广东新丰国家大气本底站,国家级大气本底观测核心网络初步构成。
但这些还不够。大气环境中的许多重要组成正在快速演变,对气候、大气环境及生态产生影响。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时期。
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看来,大气本底观测,对于我们进一步“摸清家底”,更精细服务于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0个拟新增站已启动观测试验
结合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的观测要求,我国计划在环渤海陆海气、黄淮农田生态、四川盆地环境、锡林郭勒草原、敦煌沙漠陆面过程、青藏高原陆面与大气过程等8个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新建一批国家大气本底站。记者了解到,这将实现每个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至少有一个国家大气本底站。
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特色需求,如典型的生态功能区、大城市群、海洋极地等,建设一批特殊功能区的大气本底站,能够成为全球大气本底站和区域大气本底站的有力补充,实现16个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国家大气本底站全覆盖。
今年7月,10个拟新增国家大气本底站正式启动为期一年的观测试验。在分析评估拟选站点及其试验结果后,我国将确定最终入选站点并推进建设。
与生态环境监测站不同,大气本底站测量的大气成分既要相对稳定、混合均匀,又要远离人类活动和污染源。可以说,大气本底站站址选定工作要求非常严苛,要能够最大限度记录大气“真容”。
目前,世界气象组织按照站址的代表尺度范围大小,将大气本底站分为全球大气本底站和区域大气本底站两类。其中,全球大气本底站的代表尺度范围一般是数千公里,区域站的代表尺度范围则为几十公里至数百公里。
由于观测目标的特殊性,大气本底站采用的技术方法、对设备的要求也与一般观测站不同。
“大气本底观测的要求更高、更严,观测也更难。”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晓春举例,当前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为410ppm(ppm即百万分之一)左右,但年增长仅2ppm多一点,要想准确地监测到其变化,所用仪器设备精度要达到0.1ppm。
据了解,我国还将继续推动10个拟新增国家大气本底站边试验、边建设、边应用,以高效优质的气象数据,夯实国家级大气本底观测网,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记者牛秋鹏)
原标题:我国计划新建一批国家大气本底站
最终实现十六个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全覆盖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