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要闻 » 正文 »

沿江“上新” 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

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作为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省份,一年来,安徽保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力,聚焦水清、岸绿、产业优,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呈现出生态向绿、产业向新、民生向暖的生动图景。

作为紧邻长江的石化企业,安庆石化平均每小时有1200吨工业废水流到这个污水处理厂,经过净化,当天就变成可以循环使用的干净水,氨氮含量接近于0。

中国石化安庆石化水务部污水处理区域副主管 樊海豹

通过精细生产操作,全年外排废水达标率100%,外排废水污染物浓度均优于国家标准,决不让一滴污水排入长江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安庆市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每年滚动实施100个亿元以上技改项目,大力推进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四化”改造,催生“老树发新芽”。近三年,全市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4家,居全省前列。在同是老工业城市的铜陵,今年刚刚启动的排污权交易改革,建立起市域内可用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指标统筹机制,让一些重点项目建设得到优先保障。这家企业就是通过排污权交易,让原本搁浅的项目顺利投产。

铜陵银泰乐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安全环境总监 刘其圣

让我们意识到排污权就是真金白银,企业在日常生产中要积极发展绿色技术,让环境资源变成资产,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铜陵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工程师 王朝飞

实施排污权交易改革工作以来,我们对在产企业的富余排污权进行了全面的摸排,保证新改扩建项目的实施,同时引导企业注重前端控污,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

生态优先,美丽长江“只此青绿”,长江沿岸的马鞍山市在全国率先完成长江干流及重要水域的全面禁捕,今年8月,还以立法的形式把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长江保护日”,这也是全国首个为保护长江设立的活动日。昔日“脏乱差”、如今“美如画”的薛家洼更是成为长江生态巨变的生动写照。

马鞍山市民 徐荣蔚

以前这边有很多小码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后来经过环境改造,这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境变得很好、很美,感觉生活在这边很幸福。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 处长 郑茂

持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加强治污、治岸、治渔的力度,长江干流安徽段水质已连续10年保持在Ⅱ类。

一边是保护、一边是发展。如今,安徽长江地区汇聚了全省70%的新兴产业基地、80%的高新技术企业、90%的上市公司,成为安徽发展水平最高、创新活力最强、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在合肥市的这家智能科技企业,依托科研优势、人才优势,企业积极开辟发展新赛道,开展引领性技术攻关,在智能充电桩领域的多项产业化成果走在行业前列。

中科全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厂长 汪洪

背靠着中科院的技术支持,配套的光伏、储能,产业协同这一块,合肥提供了很大的助力,我们大部分的原材料采购都可以就近采购,形成了一个体系化或者说是我们产业链的构成。

围绕产业迈向“高新绿”,芜湖市和池州市聚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主导产业集链成群、集群成势,一年来,积极围绕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推动“高新绿”项目落地投产,不断塑造主导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副主任 忆炎

进一步深入贯彻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精神,并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发展半导体产业,加速布局新赛道,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

芜湖蕥葆轩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韩志松

深耕新能源汽车产业,我们在芜湖的工厂,今年的产值有望达到4亿元,未来我们将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找准定位,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共饮一江水、共舞经济带。在安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形成的生态优势正加速向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势转变。

原标题:沿江“上新” 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

来源:安徽新闻联播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