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湿地作为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作用。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安徽持续推进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初步建成以重要湿地为主体,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小区和其他保护形式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
濒危“稀客”在皖落户
初冬时节,位于安徽蚌埠的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的6000亩原生态的芦苇荡里生机勃勃,其间不时有惊鸟飞起。由于湿地生态得到持续改变,每到了这个季节,大批的候鸟会经此过冬。
陈永胜正在观鸟(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从2017年开始,我就来到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做鸟类监测。”在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鸟类监测员陈永胜的镜头里,这些年出现的鸟类种类越来越多。他也成了半个鸟类专家。他告诉记者,至今为止,三汊河监测到的鸟类有189种。其中,光东方白鹳、黄胸鹀等国家一级鸟类就有4种。
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里随处可见的飞鸟(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801.5公顷,湿地面积529.6公顷,是淮河流域保存较好的一块平原沼泽型草本湿地,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近年来,当地不断加大保护力度,积极修复湿地生态环境,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繁衍栖息之地,让湿地区域内动植物资源日渐丰富,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据湿地公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安徽唯一的芦苇草本湿地,这里数千亩的芦苇荡世界濒危鸟类——震旦鸦雀提供了优越栖息环境。“现在,其种群数量已从最开始的几十只发展到现今的1000多只。”
因地制宜打造生态乐园
连日来,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成群的候鸟沐浴在落日余晖中,为冬意渐浓的升金湖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圩口统一管理为候鸟扩大了觅食区(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通过监测,目前升金湖已经有多种突破一万只的越冬候鸟,包括豆雁、白额雁、白琵鹭、小天鹅、反嘴鹬等。”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利用科科长宋昀微告诉记者。
升金湖保护区总面积3.3万余公顷,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大型水禽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处在全球候鸟主要迁徙通道之一的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徙通道上。
2021年以来,每年保护区内的越冬候鸟总数基本稳定在8—10万只,值得一提的是,白头鹤和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珍稀物种到来的数量明显增加。
升金湖保护区智慧监管平台可视化展示系统(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为了促进升金湖湖泊的生态修复,我们在升金湖周边设计12个片区,分别种植了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来促进湖泊的生态恢复速度,也为越冬候鸟提供不同类型的食物资源,保障候鸟的越冬安全。”宋昀微说。
截至目前,安徽全省省级重要湿地 59 处,省级以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18 处、湿地公园 57 处,基本覆盖全省主要的湖泊湿地和候鸟重要栖息地,湿地保护率达 52.6%。水清岸绿的河流,烟波浩瀚的湖泊,生机盎然的稻田……这样的图景,让人心旷神怡,在江淮大地正徐徐铺开。(记者周然 徐鹏 赵家慧 鲍玉婵)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湿”意盎然的江淮生态画卷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