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要闻 » 正文 »

省人大代表杨青凤:推进“以竹代塑”产业化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这引起了省人大代表杨青凤的共鸣。

“随着生态保护日益受到重视,限塑禁塑更加严格,木材供需矛盾等问题日益突出,而竹子具有资源丰富、生长快、可再生、用途广等优势。”杨青凤认为,推进“以竹代塑”产业化,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对于减少塑料污染、转变发展路径,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竹产品替代塑料制品的比例较低。经过调研,杨青凤发现,安徽发展“以竹代塑”有基础有优势。“我省竹资源丰富,有竹林面积600多万亩,居全国第7位,年产竹材460万吨左右。”杨青凤认为,在当前,大力发展竹产业,推进“以竹代塑”市场前景广阔,将为相关产品研发、创新、销售、出口带来新的机遇,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均衡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如何加快“以竹代塑”产业化步伐?杨青凤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建议设立“以竹代塑”发展专项资金,以市场化方式撬动和引导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源向“以竹代塑”领域聚集。探索对竹林机械及竹材和竹笋初加工机械设备给予财政补贴,推广以工代赈等方式建设和升级改造竹林道路,解决竹材“下山难”问题。其次要积极探索投融资机制,研究制定林业碳票管理办法,鼓励各地引入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同时,要加快推广应用,将“以竹代塑”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支持范围,鼓励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等在采购时积极采购竹制品。统筹“以竹代塑”产品发展基础和市场需求开展场景替代行动,鼓励各地探索更多管用实用好用的替代场景。(记者 黄永礼)

原标题:推进“以竹代塑”产业化

——访省人大代表杨青凤

来源:安徽日报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