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近日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全年预算目标基本完成,为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支持打好蓝天保卫战。下达大气污染防治资金340亿元,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等重点工作。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全国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支持打好碧水保卫战。下达水污染防治资金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9%,强化对长江、黄河流域的保障力度,扎实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积极推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改革,探索创新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补偿模式,有效拓展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深度和广度,协调推动9省新建7个跨省机制。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4%,首次超过90%。支持打好净土保卫战。下达土壤污染防治资金44亿元,推动土壤环境风险持续有效管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力保障,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
二是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系统推进。新设立“三北”工程补助资金并下达120亿元,支持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巩固防沙治沙成果、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偿等。下达资金129.5亿元,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下达资金42.5亿元,支持地方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实施受损山体和地表植被恢复。下达资金40亿元,支持沿海城市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下达资金954.65亿元,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修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全方位支持林业草原生态保护修复。
三是碳达峰碳中和稳步推动。研究建立与“双碳”目标相适应的财税体制。多渠道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强化对重点行业领域低碳转型、碳汇能力巩固和提升等重点领域的保障力度。推动设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专项资金,2024年下达资金75亿元,推动超9000万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化环保化拆解。发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撬动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重点领域投入。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推动生产要素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
四是支持全面绿色转型迈上新台阶。落实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的优先采购、强制采购政策,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规模占同类产品采购规模的比例接近85%。将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的实施城市从51个市(市辖区)扩大到101个市(市辖区),绿色建材产品种类从75种增加到108种,引领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报告提出,2025年,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其中,将继续大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重点聚焦深化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研究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等制度。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继续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强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运用的支持,推动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继续推广新能源汽车。 ( 中环报记者谢佳沥)
原标题:水、气、土污染防治资金分别为267亿元、340亿元、44亿元!2024年我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发布
来源:中国环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