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两会提出要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当前,安徽紧紧围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这个关键点,强化政策支持,加快关键材料、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蓄势赋能。
走进蚌埠市的凯盛光伏材料公司,企业新增加的发电玻璃产线已经完成搭建,用于生产他们新升级的铜铟镓硒玻璃产品。这种玻璃通过在表面沉积一层铜铟镓硒薄膜材料,使其不仅具备建筑玻璃高强度、透光性、长使用寿命等特性,还能进行发电,能够替代传统玻璃幕墙,安装在建筑外立面。
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主任 张宽翔
在早上和傍晚这种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它也有很好的吸光性能,理论转换效率可以达到33%左右,一个10MW的项目,它每年的发电能力可达到1100万千瓦时。
围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今年以来,安徽以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为突破口,持续壮大以光储、风能、氢能等细分赛道为支撑的新能源产业,不断完善支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特别是在光储行业,去年安徽提出了25条汇聚资源和帮扶企业的具体举措,共支持80个光储项目发展壮大,并聚焦钙钛矿、固态电池等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开展攻关,包括光储在内,目前全省已新增71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19家省级创新平台。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 副会长 史立山
安徽(光储)技术还是非常领先的,从产业基础来讲是非常好的,在技术的应用、模式的创新方面,做到更多的试验示范,把我们当地的资源更好地转化成新的产品,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好“领头人”这样一个作用。
不仅仅是光储产品推陈出新,电池领域的材料更新也在不断取得新突破,其中,位于合肥市的华彩新能源科技公司就成功攻克了一种固态电池电解液材料,和传统电池相比,它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在提高电池容量和续航的同时,还更加安全可靠。最近,他们在省里相关政策支持下,成功拿到了11亿元的融资,用于建设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年产能可达到10万吨,年产值将超过30亿元。
华彩(合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项宏发
(产品)将会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低空的飞行器、新型储能的电池当中,计划是在今年的8月份全部完成建设。
以绿色产业化提升经济“含绿量”,除了深耕光储氢等新能源赛道,针对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市场需求,安徽还在循环经济领域加大产业培育力度,推动更多环境治理、节能环保技术方案走向产业化。就在不久前,位于亳州市利辛县的一个生物天然气项目建成投产,它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过厌氧发酵、净化提纯等一系列工序,每年可以消纳14万吨粪污和2万吨秸秆,并生产超过530万立方米的生物天然气和大量有机肥料,不仅能创造经济效益,还能解决长期困扰当地的农业废弃物污染问题。
安徽省生物天然气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市场部主任 徐锐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我们要根据当地养殖业发展情况,继续做好原料预处理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粪污处理能力,减少环境污染,助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通过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2024年,全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落地项目1500多个,总投资额7900多亿元,实现营收超过8280亿元,其中光伏设备和元器件制造业实现营收达2300亿元以上,占全国比重提升至15.9%,组件产量占全国比重约为五分之一。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一级巡视员 罗宏
着重对现有的落户的企业再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使它始终保持在这个行业的领先地位,加强对上游、下游的产业链的协同工作,通过上市的培育,并购重组,以及龙头的打造,来形成产业的发展的优势。
原标题:培育绿色低碳产业 提升经济“含绿量”
来源:安徽新闻联播